日期:2025-06-30 11:07:39
日本有一种独特的家族文化,称为“通字”,即家族世代成员的名字中都会包含一个共同的字,以此体现血脉传承和家族身份。例如,织田家和武田家的“信”,毛利家的“元”,北条家的“时”,以及足利家的“义”和“氏”等等。尤其是在武士阶层中,家督(家族领袖)的名字中必须含有“通字”,以示正统性和权威。比如武田胜赖,由于名字中缺少家族通字“信”,因此常被质疑是否真正的家督继承人。
作为江户幕府的最高统治者,征夷大将军的身份无疑属于德川宗家的家督。德川家将军名字中的“通字”从德川家康起便定为“家”字。然而,令人奇怪的是,有四位江户幕府将军的名字却未包含“家”字,他们分别是德川秀忠、德川纲吉、德川吉宗和德川庆喜。这究竟是为何呢?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见解。
展开剩余74%德川秀忠是德川家康的第三个儿子,他在天正十八年(1590年)元服时,德川家康还处于丰臣秀吉麾下,且作为秀吉的妹夫,德川秀忠当时还被作为人质留在京都。正因如此,丰臣秀吉赐予了德川秀忠丰臣家的“秀”字。与此同时,德川家族惯用的通字是“忠”和“康”,因此“秀忠”这个名字实际上是“秀”在上,“忠”在下的组合。
关原之战胜利后,德川家康开始着手统治全日本,他通过编撰家谱,将“家”字正式确定为德川将军的“通字”。不过,当时德川秀忠已经元服近十年,“秀忠”这个名字已经深入人心。加之江户幕府继承了不少丰臣政权的法统(虽然不是丰臣家),因此德川秀忠并没有改名,丰臣家灭亡后这一状况依旧维持。
到了延宝八年(1680年),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因病去世且无子嗣。随后,江户幕府由德川家纲的弟弟、馆林藩主松平纲吉继承,将军位成为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。由于纲吉是从外藩入继,他需要借助其兄长德川家纲的权威来增强自己的合法性。名字“纲吉”是德川家纲所赐,因此德川纲吉也未曾改名。
正德六年(1716年),年仅八岁的第七代将军德川家继不幸去世,德川秀忠的直系将军家断绝。根据德川家康的遗嘱,新的将军需从尾张家(名古屋藩)和纪伊家(和歌山藩)两支分支中选出。经过一番激烈的政治角逐,纪伊藩主德川吉宗最终继位,成为第八代将军。
德川吉宗在继位后大力推行改革,由于他是外藩入继,将军面临如同清朝雍正帝时期的局势。为了巩固统治,德川吉宗打出“尊奉德川纲吉”的旗号。其名字“吉宗”是取自德川纲吉赐予的名字,而纲吉本身也未更改名字,因此吉宗自然沿用此名。
庆应二年(1866年),江户幕府在第二次征长战争中惨败,统治大势已去。更雪上加霜的是,年仅二十岁的第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战后忧愤而逝,且未留下子嗣。由一桥家主德川庆喜继承,将军位成为江户幕府末代将军。此时幕府已处于崩溃边缘,庆喜作为外藩入继,也无暇顾及更改名字。
综上所述,德川秀忠之所以未改名字,是因为江户幕府处于初创阶段,尚未完全摆脱丰臣家的影响;而德川纲吉、德川吉宗和德川庆喜皆为外藩入继,将军尚未先成为储君,故借用赐名来巩固合法性。正因如此,江户幕府历史上有四位将军的名字中缺少了“家”字这一传统通字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诚利和配资-炒股开户要求-郑州股票配资网-高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