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6-30 12:16:53
契丹与高丽的第一次战争后,高丽的成宗王治向契丹辽国请求投降、承认臣属关系,并请求联姻。契丹方面也作出让步,将原本属于安北府至鸭绿江东的280里土地,赐予了高丽,史称癸巳(993)赐地。高丽原本的边界是由开元乙亥界约规定的,以浿江(即大同江)为界。然而,契丹的赐地举动明显缺乏深思熟虑,导致高丽进一步加大对鸭绿江流域的扩张,变得愈发肆无忌惮。
意识到失误的辽圣宗,迅速发起了第二次对高丽的战争,尽管他成功攻占了高丽的开京,并且将南逃的显宗王询吓得乞降,并承诺亲朝外事,但实际上契丹并没有获得任何实际的回报。江东六州仍然没有收回。
所谓江东六州,正是癸巳赐地的区域,包括清川江以北、鸭绿江下游以南的地带。高丽人通过驱逐当地的女真人,先后建立了六座城市:兴化(今朝鲜义州西南)、铁州(今朝鲜铁山)、通州(今朝鲜宣川西北)、龙州(今朝鲜龙川)、郭州(今朝鲜郭山)和龟州(今朝鲜龟城)。高丽在这片土地上逐渐扎根。
契丹和高丽的初始边界是依照开元乙亥界约划定的,但随着高丽不断向北扩展,其势力范围早已触及清川江,甚至逐步向鸭绿江流域渗透。契丹的草率赐地,使得高丽的扩张变得更加明目张胆,辽圣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决定采取行动收回失地。
展开剩余74%1012年(辽圣宗统和三十年十一月改开泰元年、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、高丽显宗三年),高丽显宗派遣蔡忠顺出使契丹,称臣如旧。辽圣宗要求显宗履行亲朝承诺,并指示蔡忠顺带回消息。然而,显宗并不愿轻易臣服,于是他通过田拱之提出国王有病的理由,拒绝了入朝的请求。
显宗的这一行为引发了辽圣宗的强烈不满,他决定再次向高丽索回江东六州。次年,辽圣宗指派耶律行平再次向高丽索回这片土地,然而高丽依旧拒绝归还,甚至故作聋哑,装作不知。辽圣宗最终决定动用武力。
1013年3月17日,辽圣宗派遣耶律行平率军向高丽进发,要求归还六州。然而高丽依然置之不理。随后,契丹的军事行动愈发频繁,并在鸭绿江流域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进攻。高丽尽管也进行了反抗,但并未成功防守,契丹军在战斗中逐步占据优势。
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契丹多次派遣使节,继续向高丽索要六州的归还,并加大了军事压力。到了1014年,圣宗决定派遣重兵进攻高丽,甚至开始在鸭绿江流域修筑新的城池,进一步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。
高丽显宗虽然表面上表示接受宋朝的帮助,并试图断绝与契丹的关系,但实际上并未停止对契丹的挑战。随着辽圣宗的愤怒日益加剧,他决定发动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,以迫使高丽归还失地。两国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,宋朝在其中处于尴尬的中立地位,无法完全支持其中任何一方。
1015年,辽圣宗再次指派军队进攻高丽,目标依然是江东六州。高丽军队在多个战役中虽然成功抵抗,但辽军的压力持续加大。最终,辽圣宗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东征,目标是高丽的都城——开京。
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辽圣宗在赐地时的决定过于草率,导致了这一系列后续的冲突。高丽的扩张和对赐地的占据,使得辽圣宗陷入了极大的被动。按国际法的标准,若高丽能够占领这片土地超过50年,并且契丹未曾提出异议,那么这片土地的主权便应归高丽所有。然而,由于辽圣宗最终决定采取武力争夺,双方的争斗未能得到和平解决。
辽圣宗的战略目标也逐渐清晰,那就是以武力重新夺回江东六州,并且彻底解决与高丽的领土争端。在这场持续多年的冲突中,虽然契丹取得了一些胜利,但最终仍未实现全面的战略目标。
通过这一系列战争,可以看出辽圣宗在应对高丽问题时的战略失误。从赐地的仓促决定,到屡次索要归还却遭到拒绝,直至最终的军事冲突,契丹和高丽的争斗也反映了古代国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与局限性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诚利和配资-炒股开户要求-郑州股票配资网-高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